您當前的位置 : 甘肅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 >> 咨政建言 >> 建言獻策

甘肅省文史館關于隴南旅游業發展的幾點思考和意見

時間:2019/05/10 15:05      來源:甘肅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

  省政府:

  省政府文史研究館研究員、省政府原參事,西北師范大學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李并成同志長期以來十分關注甘肅文化建設、社會民生和產業發展等全省經濟建設的大事,多年來給省政府提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建議。今年4月份,我們組織館員研究員深入隴南市康縣、成縣、徽縣、禮縣開展送醫藥送書畫下鄉暨文史考察活動。李并成教授隨團考察后,提出了《關于隴南旅游業發展的幾點思考和意見》,我們認為李并成教授熟知隴南的人文歷史,就隴南市和甘肅省旅游發展方面的幾點意見符合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環境保護,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脫貧攻堅,產業富民等發展理念和精神,也符合隴南和甘肅歷史文化實際,《意見》中提出的發展鹽官鎮鹽浴漂浮等項目很有特色,也具有很強的可行性,對助推和發展當地及全省鄉村振興戰略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和較高的參考價值。

  現將《關于隴南旅游業發展的幾點思考和意見》呈上,請參閱。

  甘肅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

  2019年5月13日 

關于隴南旅游業發展的幾點思考和意見

省政府文史館研究員、西北師范大學教授 李并成

  隴南市地處我省東南部的秦巴山區,扼陜甘川三省要沖,素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這里屬于我國大陸二級階梯向三級階梯的過渡地帶,山峰林立,層巒疊嶂,千峰競秀,風光旖旎,既具北國之雄奇, 又含南國之靈秀。人文資源上,隴南為先秦文化的發祥地,又是古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與西南絲綢之路的交匯點和三國時期的古戰場,禮縣大堡子山秦先祖陵園、祁山堡與諸葛武侯祠、成縣摩崖石刻《西狹頌》、西和縣仇池古國遺址等,皆名聞遐邇。       

  近期,有幸隨省政府文史館赴隴南市開展送醫藥送書畫下鄉暨文史考察活動,感受多多,收獲多多。其中影響最深的是隴南市旅游資源豐富,具有發展旅游業的良好條件和優勢,由此也引發了我對此方面的若干思考?,F就此問題略呈管見,提出如下幾條建議,以期有助于隴南旅游業之發展。

  一、建議改進提升隴南影子腔皮影的演出效果,將其打造成為足以代表隴南文化、深受游客喜愛的旅游項目

  南影子腔皮影,人物造型華美,皮影制作精細,劇情跌宕起伏,唱腔婉轉縈回,十分具有特色,被列入我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將皮影表演作為一項特色旅游項目,傾情推出,不僅有利于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而且可使游客感受到別樣的風情和體驗,豐富旅游內容,提高地方知名度和美譽度,這無疑是一種值得肯定的出彩的構想和大膽的嘗試。但在目前各種娛樂節目充斥熒屏、游客需求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影子腔皮影要想贏得游客和觀眾的青睞,占有必要的市場份額,并不容易。為此,對于改進和提升隴南影子腔皮影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工作。       

  一是在突出原生態的表演中配以字幕解釋。表演采用禮縣當地方言,保持其原汁原味,這自然很好,但是外來游客卻聽不懂,就連土生土長的本省其他地方的群眾也很難聽得懂。建議配上必要的字幕,以改進演出效果。二是劇情不宜過長。劇情太長容易使人疲勞,加之旅游行程安排一般比較緊湊,游客時間有限,因而在劇目的選擇上宜精宜短??蛇x取一些精彩的折子戲,或已為大眾熟悉、喜愛的劇目片段,如“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三岔口”“林沖夜奔”“阿慶嫂智斗”“楊子榮打虎上山”等,以影子腔皮影的方式呈現出來,時長一般不超過1小時,既短小精彩,又可使觀眾有別樣的體驗。當然,也可新編一些反映新時代當地新風貌的短小的劇目表演。三是表演配音應有男女區別。演出中自始至終是一個人在念白,一個人在唱,這不免使人有單調乏味之感,且不易分清究竟是哪個角色在念,哪個角色在唱。建議至少應有男、女兩個人念、唱,因為男女的聲腔是有顯著區別的。在表演中還可添置一些必要的背景,或用燈光打出背景,以烘托劇情,增強觀看效果。四是允許游客到后臺參觀。在皮影演出過程中,應在后臺留出一定空間,允許有需求的游客到幕后觀看表演者的操作技巧,以滿足游客獵奇的文化心理需求。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較多,特色鮮明,影響深遠。皮影不僅隴南有,全省其它一些地區也不乏其身影,如環縣道情皮影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對于此類優秀傳統文化遺產,在加強保護、傳承的過程中,如何使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今天新時代經濟社會的發展服務,這是我們文史工作者應不斷思考、探討的大課題,無疑也是政府部門應傾心關注的大問題。

  二、建議我省打造“陽春花海隴上游”項目和品牌

  此次考察正值陽春季節,一路上花團錦簇,柳煙成陣,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春色撩人,美不勝收。行之禮縣,恰逢該縣隆重舉辦蘋果花節之際,以觀賞美景,延攬游客,并可藉此展示精準脫貧之成效。據悉,禮縣既是國家農業部授予的全國32個優質水果生產基地縣之一,又是甘肅省無公害蘋果示范基地縣。禮縣蘋果與大黃一道,經國家原產地認定并被列入地理標志性產品保護。所產的“花生”“富士”等系列蘋果,外形美觀,色澤艷麗,果肉肥厚,濃郁香甜,頗受消費者贊譽。禮縣今已建成東西橫貫60公里、總面積36萬畝的蘋果林基地,年產蘋果3000萬公斤,實現產值7000萬元左右,其產量產值穩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二。來到禮縣舉目四野,確是一番千樹嬌紅,萬枝丹彩的美景。值此舉辦蘋果花節,大打蘋果品牌,做強做大蘋果產業,是禮縣脫貧致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由此想到,我省許多地方仲春時節不乏花樹佳景,觀花賞景已發展成為一些市縣的旅游節慶品牌。如蘭州安寧的桃花會,臨夏的牡丹節,白銀平川、榆中青城等地的梨花節,敦煌的李光杏花節、東鄉唐汪川、鎮遠等地的杏花節等,玉蘭花、連翹花、丁香花、刺梅花、泡桐花、櫻花等,也在這一時節開放,正可謂“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花海遍隴原”。       

  為此建議省上有關部門,把全省陽春賞花旅游納入統一部署,頂層策劃,提出具體要求,加大宣傳力度,全力打造推出“陽春花海隴上游”項目,形成我省旅游業的一大品牌。由于我省各地地勢、氣候條件的差異,不同地區花朵綻放時間有先有后,但一般都在四月中下旬開放,其開花先后順序大體為隴南、天水、河東、中部、河西。據此可串點連線,設計好賞花線路,使游客在短時間內就能遍賞隴原花海,并可增設花海吟誦詩詞,花海放歌等文化旅游項目。

  三、建議在禮縣鹽官鎮開辟鹽浴養生生態旅游項目

  禮縣鹽官鎮,有著豐富的井鹽資源,至今還存留發端于周代的鹽井一口,其鹽井文化已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據《水經注》記載,早在西漢時這里就設有鹽官,進行規?;a。杜甫入川途徑此地,留下了“鹵中草木白,青者官鹽煙”的千古名句。有人考證,秦人的壯大除牧馬有方和西漢水流域水草豐美外,鹽官一帶遍地流淌的鹵水起了不小的作用。時至今日,禮縣鹽官鎮完全有條件和能力開辟出具有一定規模的鹽浴場,大力發展鹽浴養生生態旅游。       

  據聞,近十幾年來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蓬萊鎮利用地質時期的古鹽湖,營造類似約旦與巴勒斯坦間的“死海”(Dead Sea)環境,其湖水含鹽度高達23--25%,人體可輕松地漂浮于水面上而不下沉,建成了一處知名的旅游度假勝地,受到世界各地游客的青睞。其中死海漂浮面積約3萬平方米,可同時容納萬人在水中漂浮,被業界稱為“死海神話”。大英死海旅游由此成為四川旅游業一匹閃亮的“黑馬”,游客火爆,且前景十分看好。又悉,死海漂浮及特色靜養在世界上一些地方開始風行,如美國室內鹽水漂浮是專門提供給航天員和軍方特殊人員享用的;日本專程從以色列運來死海鹽水,使異地實現死海漂浮成為現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別人的做法和經驗我們不但可以借鑒,而且可能做得更好。為之建議,應全力打造鹽官鎮鹽浴旅游項目,選擇適宜的鹽浴場,形成含鹽度達25%左右的水體,構建“死海”環境(即使含鹽度不足25%左右,但亦可借助鹽水浮力,使人有一種特殊的愉悅感),建成以漂浮為主,結合保健、療養、休閑、鹽鹵水上運動等要素,集健康性、時尚性、趣味性為一體的旅游勝地,使之成為隴南乃至整個絲綢之路黃金旅游線上引人注目的一大新亮點,成為大西北第二代旅游升級換代的重點核心項目。      

   死海漂浮、鹽浴養生會使人有一種人水合一、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飄飄欲仙的感覺,妙不可言,令人向往,而且能夠使人很快進入深度睡眠狀態。據報道,在死海中漂浮 1 小時可以達到 8 小時的深度睡眠效果。鹽浴中的鈉鹽還有較強的滋潤和美白肌膚效果,水中所含的硫也是天然化妝品,能使頭發保持柔順和光澤,鎂鹽具有較強的松弛神經作用,溴離子具有調節中樞神經和鎮靜作用。        

   除漂浮外,鹽浴中的黑泥養生、美容也頗具魅力,亦可在黑泥湯里漂浮,讓身體縱情享用黑泥的滋潤。此外禮縣還可開辟出諸如鹽海水面速滑、泥漿速滑、日光浴等旅游保健項目,同時可促進特色旅游紀念品、地方風味美食的發展。以上建議如有不妥,請指正。

甘肅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    版權所有  隴ICP備 19002268號
涩色视频